临黄作为革命圣地,在华夏享有很特殊的地位。几十年前,临黄因为群山环抱,地势险恶让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蛰伏、发展,并最终燎原。几十年后的今天,临黄的地理环境则成为临黄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因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虽然中央一直对临黄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源,西北省也竭尽全力,不过临黄的发展依然缓慢。
七十年代中期临黄发现油田,从中央到地方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石油部更是将临黄油田的开发当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不过投入巨量资源,历经数年的努力之后,却证明了临黄油田只是一块贫油田,临黄地区并没有形成丰富油气资源的地质条件。
一直到九十年代,临黄油田持续了将近二十年的勘探开发才告一段落,在增长成为第一要素,先富带动后富理念的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有意思地优先法阵条件优越地区的经济,在这一波发展中,临黄明显落后,甚至成了西北省的后进地区。
虽然还是有很多领导会在不同的场合呼吁发展临黄,但是临黄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同样的投入,在其他地方可能取得比临黄出色很多的成绩,而同样的资源投放在优势地区,可以让得到明显的增长,在临黄却可能什么动静都没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央和省里的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而这些年革命老区、老少边穷地区几乎成了同义词。
虽然在经济资源方面,中央和省里出于地区平衡、投入产出的效益等方面考虑。不能够对临黄进行额外的投入,不过在政策、政治资源上。依然不遗余力。
临黄油田就是如此,国内各油田陆地上的都属于石油总公司,唯独临黄油田是属于西北省和临黄市,也是中央对临黄的支持。
实际上,临黄市甚至有可能独自拥有临黄油田,不过,临黄油田由于规模太小,实际上经济效益并不好。甚至还要政府往里面贴钱,临黄市根本背不起这样一个包袱,所以才将归属权的大部分给了省里。
与其比较类似的还包括临黄炼油厂和北河油田。北河与临黄接壤,事实上北河油田发现的时间比临黄油田更早,不过政府对临黄油田的重视程度显然更高,因此北河油田的发展更加困难,后来临黄油田划给省里。北河油田就被划归到临黄油田这个大体系当中,但是相对保持独立。
实际上北河油田和临黄油田相互之间一直存在很强烈的对立情绪,临黄油田的人都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北河油田的上级单位,又认为北河油田应该彻底归入临黄油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