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刷过的高楼大厦,若有所思。也是啊,蒋馆都自讽偏安一隅。那他这玩玩的更是上不得台面了。他所谓操办的几件大事最后其实都是交给别人操作的,这就是玩玩的局限,没有大局观,只能游刃于玩的方寸之间。
想到这里杨平也不由得叹一声:“唉,我也想叱咤云来着,可是眼光不由自己就只停留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老婆孩子热炕头……”
蒋馆揶揄:“你的一亩三分地有点儿大啊,不过也不用妄自菲薄,你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说你为国家做出过特殊贡献一点儿也不夸张,要是不要钱就更好了。”嗯?这是什么伏笔吗?
轮到杨平翻白眼了:“蒋馆,您可得凭良心说话,有偿juan赠的那点儿钱我还真没看在眼里。”
汽车开进红墙碧瓦的博物院,蒋馆带着众人直接去了检测室,那里早有尹馆和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恭候。
杨平和尹馆打过招呼,把箱子放在检测台上,还不忘贫嘴:“尹馆,这不会像那件哥窑一样,因为检测失误给废了吧?
这仇恨拉得有点儿大,一群人恨恨地瞪他。
魏总打圆场,哈哈笑:“开始吧,大家都等结果呢。”
一位戴眼镜的白大褂没好气:“正规检测结果要过半个月才能得到。”
蒋馆摆摆手:“小吴,小心点儿。”
工作人员的确是小心翼翼,用仪器在青花斛瓶底部靠进泥胎的地方打了两个浅浅的小眼儿取样,不会影响到瓷器的整体性。然后把青花斛瓶放回箱子,让大家观赏鉴定,他拿着样本进了里间去做检测。
这一堆人都是全国物圈里最顶尖的专家,挨个儿鉴定完,就用了四个小时。最后的结果就是:官窑精品无疑,具体是什么不敢断定。
该杨平揶揄了,他盘着亮如明镜的小叶紫檀手串:“蒋馆,大家鉴定一圈儿最后还是没法断定啊,那我想问一下,如果这是官窑瓷器,还是附和明震亨在《物志》里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描述,那么不是柴窑又是什么?”
尹馆艰难地咽口吐沫,吩咐工作人员:“忘了给大家倒茶了,小秦,去给大家拿几瓶水……这个,小杨啊,物鉴定和法律不一样,没什么疑罪从无,没有一起出土的献的确不能武断。”
正说着,里间的小吴出来了,看神态很兴奋:“这件花斛瓶的年代因该在700年到一千一百年,很符合柴窑的年代,具体数据最快也得一周。”
“一千年!这么精美的瓷器经过一千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