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月30日10:00
美国 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斯州交界 白沙*靶场
白色的沙漠一望无际,中间,隐约的一辆陆军的坦克之王——艾布拉姆斯坦克,静静的停在那里。
“实验开始!”指挥员下达了命令。
光电摄像机的镜头将目标拉近,砰地一声,坦克冒出一团浓烟烈火,颓然成为一堆燃烧着的钢铁废墟。
“总统先生!”指挥大厅里,国防部高级计划局亨利希将军向内阁报告:“这就是超高速的威力。从一千一百英里以外,以八倍音速射出的这枚金属弹丸,只相当于一个普通的高尔夫球大小,即使是陆战之王,也无法避免被毁灭的命运。
主席台上的内阁成员们,从总统到国务卿等人,都脸色发白。
“我们使用的是电热炮发射,而中国目前已经从电化学发展到超导技术为基础的高能电磁炮,据说中国人的超高速飞行器,就是使用了这种动力。要知道,在关岛和西太平洋上空给我们进行演示飞行的中国超高速飞行器‘迅鹰’的巡航速度就是八个马赫。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只能使用激光武器,才能有效的拦截它。”
他耸耸肩,补充道:“如果中国迅鹰上没有反激光设施的话!”
“有什么可以拦截激光武器的照射?”国务卿问。
“有的,很多!”亨利希将军说:“激光武器在大气层中,会随着距离而削弱,同时,空气中的尘埃、雾霾和烟雾,都能有效的阻挡激光的能量传递。海湾战争期间,萨达姆·侯赛因的部队,就曾经点燃石油和废橡胶轮胎,生成持续的大片烟雾,来阻止多国部队使用激光制导*。当然,我们刚刚列装的x线激光武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使用更低的频谱来穿透这些障碍。但我们不能保证,中国的迅鹰飞行器是否使用了等离子体隐身,并同时取得防御激光武器能量照射的能力。”
他说:“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在纯净的、透明度很高的大气层中,激光武器是比较好的使用环境。但除了等离子屏蔽设施以外,还有磁场,也一样可以屏蔽光线。美国海军举行的费城实验就是验证了这一点。在高强度磁场内,比如超过3万个高斯的强电磁场内,光线会发生扭曲和翻转等奇特的现象。中国人很关注费城实验的报告,在中国武汉的706研究所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中国的研究很有特色的是,多头齐上,反而是在洛阳的一个研究所,率先重复了多次费城实验的结果,而且强度高达300万高斯。地球物理卫星曾经多次观测到中国洛阳——三门峡一带出现的奇特闪光现象。有资料表明,中国兵器集团的1123研究所从欧洲进口的数台大功率激光器都部署在这里,武汉的研究所最终拿出中国第一代反卫星武器——使用功率稍小,但频率特定的激光器照射近地轨道上的侦察卫星,使得卫星的感光元件和太阳能电池板等部件失效。北方工业集团开发的氩离子激光器用于工业加工,但我们不能排除,他们用于舰艇和坦克平台上的近距离火炮。”
他说:“激光武器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实际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就在东线使用了激光武器,对苏联士兵实施照射致盲。激光武器的瓶颈在于调制的频谱过高,激光在大气中损耗严重,使得最终到达目标表面的激光能量微乎其微。第二,就是能量储备问题。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瞬间输出的高能,必须有动力强劲的发电机或高效能的电池组蓄能,同时使用高效率的传输途径——应该是导线吧,传递到激光生成器中。根据上述定律,电池等蓄能装置的体积和重量是不堪忍受的。如果射出相当于一名普通士兵使用的m-4*射出的子弹能量,就需要数百公斤重的电池组和电容器,是士兵的体能无法承受的。因此,目前已经得到应用的激光武器,都受到诸多限制。如星球大战计划中使用的激光器,必须有较大的电化学能量发生器,只能安装在大型卫星上,而卫星的体积大小,相当于两台双层巴士。重量超过两百吨。这是避免大气中激光能量衰竭的局限措施,只能运用于太空。美国的国家*防御系统中,用于拦截弹道*发射初始阶段的激光拦截机,只能使用诸如波音747-400这种大型飞机,就是为了克服电池和电容器的重量问题。这种飞机之所以还没有列装的原因,也是激光在大气层中的衰竭问题,飞机为了保证激光的能量不受损失,必须异常接近*发射阵地。”
总统目光凝重:“那国防部方面的意思是?”
亨利希将军说:“归结起来,从中国目前进行的反卫星实验,反导试验和超高速飞行器实验,用于实战的实验舰百色号的性能来看,中 工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美 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军火商们一直在从事传统武器的升级和改造。并没有像中国那样,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发展。比如石墨烯蓄能电池技术,最早是英国格拉斯哥研究室完成的,但这份专利被诺斯罗普·马丁公司购入后,就束之高阁。从经济的角度看,对诸如石墨烯蓄电池进行大规模开发研究和生产,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