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银行(2/3)

作品:《万历新明

态超过了朱翊钧反复鼓励工商的表态一万句。

但掌握内情的张四维知道,皇帝已经占了大便宜。变法前朝廷并无银行这个新生事物,皇室工商集团成立的京师和南京两大银行被官员们默认为朝廷的,它的诞生与发展自然而然的沾了朝廷的光——京师和各地官员的俸禄发放、各地驻军的钱饷转运等所有与公事相关的钱款业务,都放在两大银行。

结果等到了出台管理政策的时候,皇家就拿出两大银行的股本结构——皇室占七成半、宗室占一成、勋贵们占了一成,剩下半成居然是民间大商贾的,反正跟朝廷没半龙元的关系。除了它的大股东为皇室之外,与民间成立的银行没有任何区别。

从内阁到京官都挑不出皇帝的错儿,此前没有银行这种东西么。但回过味儿来的大臣就有动心思的——皇室做得,我家为什么做不得?张四维立即写信给在家的四弟张四象,让他组织晋商成立银行:这才是传家的大生意!

张四象身为总理大臣的四弟,站在幕后合纵连横。站在台前的是王崇古的侄子王诠——就是当年张四维乱搞王国光翻车,替王崇古送信到京师的那位。

不到半年,这权力与商业结合而成的合盛元就横空出世,总股本二千六百万,与新成立的淮扬银行、直隶银行、两广银行、东裕银行并称“五大行”,且资本稳居五大行之首。

大银行诞生的速度超过了朱翊钧最乐观的估计:从去年八月御前会议之后,全国各地资本的整合速度就以光速进行——驿政部的光报商社仅在这半年就赚出来当年的全部投资,现在已经将触角伸到了佛山。

除了这千万级的五大行之外,百万级的银行在各大城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全国竟超过了五十家——存银十万级别的钱庄没有申请许可证的,因为每一张许可证的申请费用就超过十万两。

朝廷就是用高昂的许可费用将小资本挤出金融市场,明白表示没有海量资金的商人,别涉足这生意——免得破产后朝廷收拾烂摊子。

张四维在政事堂就坐了二人滑竿,进入宫城后一路上不停思索皇帝召见之由——如所料不错,很可能是金融改革的事情。自家弟弟张四象虽然站在合盛元身后,但这么大摊子皇帝不关注到也不可能。如果皇帝问起来,自己应该怎么说呢?

在他看来,当今天下各大银行跑马圈地如春潮之涌,期间相争攻伐之状不下于战阵之间。而能够站在潮头的,哪家后面不站着大势力?我老张在里头掺一脚,真是正常而又正常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历新明》 最新章节第368章 银行,网址:https://www.xbqg888.com/327/327030/37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