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之术,是指本心为何。若出于蒙蔽百姓,则为朝三暮四之术。若出于治国安民,则非朝三暮四之术。”>
这只能怪朱熹,注解《论语》的时候,着实说得模棱两可,无论怎么理解都行。>
朝堂众臣,各执一词,当场吵得混乱不堪。>
陈茂生做了礼部尚书之后,每天也在补习功课,至少四书已经滚瓜烂熟。他拱手道:“陛下,臣认为,此句是断句出了问题。可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尚书言之有理。”徐颖立即表示支持。>
这下吵得更欢了,两派分裂为三派。>
庞春来半眯着眼睛,笑道:“陛下说自己读书有所得,想来陛下另有高论。”>
众臣安静,等着听皇帝解释。>
赵瀚说道:“我今日读朱子的著作,读到一篇《答范伯崇》。朱子说,盖民但可使由之耳,至于知之,必待其自觉,非可使也……使之知,则知之则必不至,至者亦过矣,而与不及者无以异。”>
朱熹在文章里说:能让百姓执行法令就行了,至于让他们懂得道理,要靠百姓自觉,不能官府去强迫。只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为何这样做,并不妨碍百姓领悟道理。等到百姓自己领悟了,那当然就最好。先让百姓知道怎么做,再让百姓自己领悟为何这样做,是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强行让百姓理解,百姓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就算理解了也会偏颇,跟不理解没啥区别。>
“然也!”>
钱谦益和张溥同时说道,他们不同的理解,竟然在朱熹这段话里殊途同归。>
钱谦益说:“不可使民知其所以然,防的是宵小之辈。若能自己知其所以然,自行领悟道理,此辈必为君子。”>
“胡说八道,”张溥怒斥,“不能理解道理便是小人,世间小人何其多也?”>
钱谦益辩驳道:“我没说不能理解道理的是小人,而是说要防止小人胡乱理解道理,甚至是故意歪曲道理。”>
虽然还有争执,但朱熹的《答范伯崇》,已经统一了众臣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解。>
可是,这不是赵瀚需要的。>
赵瀚笑着说:“朕对这句话的理解,跟朱子大致相同,但又略有一些差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