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
西安左卫指挥使康尧民用捡来的香囊捂着鼻子,跌跌撞撞绕过遍地鼠尸,将绝望目光投向身后堆满粮草的城关。>
两个月前,康尧民还正在西安左卫犯迷糊,闲得直打盹儿。>
总督陈奇瑜一道命令,命其担任运粮提调,率左卫四百旗军,将朝廷屯于西安府的粮草尽数运入潼关。>
当时可别提他有多兴奋了,听清楚命令当场就是一个鲤鱼打挺:大活儿来了!>
康尧民并非泛泛之辈,卫所指挥使这种官职,是天下百万军户奋斗的终点。>
但是对康尧民来说?>
他们整个家族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成为武官得叫行差踏错。>
康氏在西安府是很出名的大家族,在武功县更是了不起的名门。>
他们家的始祖原籍河南,是有些财富的商贾,宋末迁至武功县,买田置地、招募流民、耕读传家,第二代祖先是儒学训导,第三代人是元朝的县尉。>
到第四代就厉害起来了,名叫康汝楫,考的是明经科,官职为儒学训导,但赶上了朱元璋选天下文学知名之士教太子、诸王,这位康家的老祖宗就被选进燕王府,给朱棣当参军。>
这个官职当时所属的官署叫王相府,全称叫参录其军国事,位同国相。>
康汝楫在燕王府干了几年,没赶上靖难就被调到外面做知县,后来朱棣靖难,把康知县召至驻地,就地升刑部侍郎,留京辅佐朱高炽。>
待其故去,朱高炽登基,赠其工部尚书。>
其长子荫上林苑监正,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次子荫上林苑监副,官至右通政;幼子行商,赐千金、敕令所在不税、关津不问。>
一个从龙家族的原始积累完成了。>
此后代代才名代代为官,读书的是关中夫子、治病的是医学训导、做官的是知县知府,总之……他们这个家族好像遗传了某种逢凶化吉的特质一样。>
宋末元初,天下打成一团,康家始祖在武功县招募流民开荒种地>
明初半个天下都忙着靖难大战,在燕王府当过国相的康汝楫很认真的在当知县。>
他们喜欢读书、擅长避祸、得过且过、同时缺乏上进动力。>
甚至到了康尧民的爷爷辈儿,出了个康海,是超级斜杠青年。>
读书,他是弘治十五年进士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