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有什么技术难点,更不是成本问题。>
他只是觉得造不如……>
周日强刚想到第四个字,就已经在反思了,浓眉大眼的他作为大明帝国的高素质人才,怎么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这种解决办法呢?>
肯定是因为这几年身边就没什么好人。>
就像存在一棵棵非常明确的职业树。>
积年老贼升级以后叫甘肃大都督曹耀,戈壁强盗升级以后叫蒙古旅帅谢二虎,中原马匪升级以后叫大营参将张天琳。>
当然还有吐蕃奴隶、哗变老兵、光杆将军之类的东西。>
身边都是这样的角色,耳濡目染,周日强觉得自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思维也逐渐刘承宗化也很正常。>
刘承宗就从来不让军器局给他做军帐,因为明军会送,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周日强也觉得,燧发手枪很好,但没必要自己造。>
造不如抢。>
既然斡鲁思的远征队装备了这么多,把他们的手枪拿过来就可以了。>
军事思想,首要条件是因地制宜,有什么兵器打什么仗。>
哥萨克使用这种兵器,决定了他们的战斗风格就不可能跟天山军打堂堂之阵。>
元帅军用于密集队形的重铳,过于沉重、依赖队形、准备时间较长,显然不合时宜。>
而同样装备燧发手枪,又不可能压制燧发手枪,那是兑子儿。>
周日强要的是压制,他不仅要从敌人那拿到燧发手枪,还要有能够压制燧发手枪的单兵火器。>
这个时候,在一个标准的大明文官脑海中,一件大名鼎鼎久负盛名的火器便呼之欲出:三眼铳。>
这个想法在组织和兵器追逐先进的元帅府,属于百分百的开历史倒车。>
因为三眼铳没有铳机、没有药池,在结构上比燧发枪落后两代,属于拿个药线就能点的火门枪。>
而且也很难升级。>
它的射击姿势是右臂与肋下夹住铳杆,左手持火绳引燃火门进行射击。>
腰射姿态,大概对正方位就可以了,要进行更加精确的瞄准,姿势就会很难受。>
这又反过来决定了它的形制,铳管不宜过长,长则太重,另一方面大概瞄准也不需要做太长。>
大明不是没想过给三眼铳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