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重大意义,NS方程(2/8)

作品:《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王浩道,“六个小时可能还不太够”,他说的很认真,“虽然不太可能,但我希望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听明白。”

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李建华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王浩会这么重视讲座。

有些学者被邀请来讲座,讲座的过程中,根本不理会下面的人是否能听懂,甚至说他们会觉得底下的人都听不懂,才更加证明他的博学。

这可不是一、两个学者,好多学者都是这样的。

比如,一些学术交流的报告会上,有些专家上去做报告,也根本不理会有多少人能听懂。

只要顶级的专家能听懂,能做出个评判就可以了。

王浩则是宁愿自己多讲一段儿时间,李建华是真的有些被感动了,他发现王浩是真心希望更多人能听懂,而不只是口头上说一说。

实际上,王浩当然会重视讲座,更多人能听懂,才能够回馈更多的灵感和知识,以便在ns方程的研究上取得新的突破。

当然,同时他确实希望更多人能听懂。

毕竟是自己的研究,传播给更多的人,也算是一种个人的成就了。

……

很快,讲座开始了。

这次的报告来了很多学者。

王浩站在会议厅的讲台上,看着台下的人群,感觉有点像是学校的大教室,粗略估计也超过百人。

过百的人数似乎并不多,但考虑到台下都是顶尖学者,而且好多都是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的专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也少不了,部分人是来凑热闹的。

在王浩的眼里,李建华这种就属于凑热闹的类型,因为李建华是做飞机整体设计,是带领团队做飞机设计项目的,而不是专业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

在空气动力学的领域上,他的水平最多比普通博士高一些,甚至可能还赶不上普通的博士,只是对应用研究更了解一些,基础肯定是有不小的缺失。

台下有好多学者也是类似的情况。

他们或许是某个方向的专家,但只要不是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不是专门研究、使用相关方程,想要听懂报告就几乎不可能。

术业有专攻。

在科学、数学的领域更是如此。

哪怕是一个顶级的院士,也很难涉及跨领域的内容,甚至非主要研究领域,能力水平赶上一个博士生,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等会场安静下来以后,王浩站在台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最新章节第164章 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重大意义,NS方程,网址:https://www.xbqg888.com/394/394355/16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