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F射线的特性,应用会议,黎曼猜想只(4/6)

作品:《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提升也是非常微小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科学上的数字而已。

王浩所说的内容倒是让很多学者感到意外。

最近几年时间,王浩一直都在从反重力、超导相关的实验物理研究,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应用研究。

反重力技术、超导电池,就是其中的代表,两者加在一起,制造出了震惊世界的反重力飞行器。

这可不仅仅是学者们的印象,也因为王浩并没有在国际上发表什么理论成果。

现在王浩忽然强调起理论,还让人感到惊讶的,但他说的倒是令人心服,湮灭理论也只是新出来的理论,即便已经被确定下来,并被一些机构称作为‘湮灭物理学’,但还远远谈不上完善。

不完善的理论,当然不能支持技术方向的解析。

当看到王浩侃侃而谈的时候,台下好多学者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他们觉得属于王浩的‘理论’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主要是因为,王浩长期都没有理论相关的成果,而是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技术应用研究中。

“估计王院士也没有多少精力用在理论方向上了!”

“不管是反重力技术,还是强湮灭力相关的研究,都需要很多的精力,他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同时抓理论和技术。”

“他对于国家来说太重要了,空舰-2,也包括强湮灭力的实验,都是主要方向……”

“理论的未来,还是属于年轻人啊!”

有些学者嘴里说着属于年轻人,再看着台上的王浩就觉得很怪异。

王浩的年纪也不大啊!

他们心里想的‘年轻人’,估计都要比王浩的年纪大了。

实际上,最近几年时间,国内确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数学、理论物理方向的年轻学者,他们也贡献了很多的成果。

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层面的支持。

当某方面的研究引起重视的时候,自然会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支持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砸钱’。

比如,增加对于数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就会扶持很多的数学研究项目,相关的项目申请会变得容易。

比如,给纯数学、理论无力方向增加人才拨款,就会让更多的数学、物理学者,从事基础的研究工作,而不是迫不得已转向其他方向。

数学、物理研究的岗位也会增加,就会多出一些优秀的数学、物理学者。

在台下学者的思考中,王浩结束了发言也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最新章节第344章 F射线的特性,应用会议,黎曼猜想只,网址:https://www.xbqg888.com/394/394355/343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