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五论(1/2)

作品:《史鉴



《春秋》之始,详齐、纪,悯王之息也;《春秋》之终详吴、越,悯霸之裂也。取人之国曰灭,国君兵死曰灭。齐人兼纪,吴子死战,而不曰灭,《春秋》之所悯也。悯之深,故不忍直言之,若纪侯之敝屣其国,而吴子之以令终者然,不忍天下之遽变也。

王者服天下以道,霸者服天下以威,战不为却,讲不为释,终恃其莫御之力而卷其国土,于是而天下始弃道以崇威。霸者以威服天下,乱人以诈徼天下,相与用诈,诈胜则胜,诈不胜则败以死。

成败生死,无必然之势,取决于一日之机变,而固有之威亦不足恃也,于是而天下始崇诈以为威。道之弃,威之崇,夏、商之末或有然者,而东周为甚。

威之莫必,诈之取盈,五霸之兵犹未然也。始于吴、越,延于刘、项,而不知所终。崇威而管子之书兴,尚诈而孙、吴、尉缭之说起。上以为术,下以为教,三代之遗民,死者积矣,故君子悯之深焉。悯之深,言之不欲出诸口,去纪侯而卒吴子,非仅以全纪侯而为吴子隐也。



齐之霸,始于好,成于兵,文治也;晋之霸,始于兵,成于好,质治也。文易弱,质易强,故齐易世而衰,晋,后其质,功利成而天下不著于功利。先其质,后其文,揭功利以服天下而以据功利于己,晋之自为计得矣,齐其犹为天下恤邪?

故北杏之后,衣裳之会九出,垂亡之国三存,然后陉亭之师起。故子曰:“不以兵车,如其仁。”

虽然,桓之会盟亦已亟矣。驰所与之数国,频征而频见,易一事则又惊相誓也。旦取而纳之怀,夕取而附其耳,唯恐其有失也。弱者疲而强者窥其浅矣。

耄而携,没而叛之,不亦宜乎?故以质治者,非专自实也,专自实则损天下,晋德之所以谲于齐也。以文治者,无过求人也,过求人则己无权,齐霸之所以不克世也。善治者,其唯简乎?简而文,文而不惭,是谓王道。



天下之势,极则变,已变则因。春秋之始,齐、宋、鲁、郑之用兵亟矣,齐桓反之,故北杏之后,二十五年而后为陉之师,民怀其惠,诸侯倚其安矣,极而变之道也。齐之合诸侯也十五,兵争之变为信好,已定矣。

晋文因之,故不假会盟而即为城濮之师,仍天下之合,奋用其气,已变则因之道也。

宋襄不善因,犹亟于会,故偾于兵。善师齐桓者唯晋文,唯不相师,是以善师焉。宋襄步趋齐桓,所取法者齐桓,一用而不可再之道也,不偾何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史鉴》 最新章节庄公五论,网址:https://www.xbqg888.com/508/5082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