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有没有北上?
以刘封对这位吴国大帝的了解,孙权此时应当不在建业宫中,而在长江上的楼船上了。
近年来,随着孙权年龄的增大,身体的衰弱,其掌控吴国朝堂的能力也越发的下降。
南鲁之争,表面上来看,是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为了皇位进行的一场争夺战。实际上,是孙权为了独揽大权而采取的平衡策略。
孙权若是活着,凭他赢得赤壁大战、北抗曹操、西拒刘备的声势,再加上建立吴国的声望,维持吴国的正常运转暂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当孙权死后,这种左右摇摆,打一方压一方,过一段时间又反过来扶助另一方,打压得势一方的做法,最终让吴国由盛转衰,最终历三代而灭国。
濡须口。
东吴的楼船舰队正在破浪北上,在吴军船队的前方,正是曾让孙权屡失面子的合肥城。
不过,如今的合肥城头,已经插上了吴国的旗帜,这有赖于大都督陆逊在对魏一战中的惊艳发挥,有赖于刘封遣偏师在芍坡成功伏袭魏军。
可惜,孙权现在早已忘了这两个帮助过他的人。
陆逊被孙权训斥,气闷于胸病逝。
刘封更是被孙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蜀汉越强大,衬托的就是东吴越落魄,这是孙权万万不能承认的结果。
“大虎,寿春的情况怎么样了,王凌有没有出兵往洛阳?”孙权在孙鲁班的服侍下,艰难的迈出船舱,远眺天边一抹夕阳,心中惆怅。
时间已经步入吴赤乌十年,孙权的年纪已经过了五十有五,与他同时期的许多人,都已经逝去,这让他心中越发的孤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的这一首《龟虽寿》,写出的不仅仅是曹操自己暮年的心声,更是汉末前三国时代,那些曾经搅动天下局势的英雄豪杰的心声。
“禀父王,夫君回报,王凌军在寿春一直按兵不动,没有西进的迹象,所以,大吴与魏国的对峙局面还没有被打破。”
孙鲁班小心翼翼的挽着孙权的胳膊,丰满的身子紧紧的靠着孙权,看上去一点也没有嫌弃老人气的意思。
陆逊郁郁而终,孙鲁班在其中起到了关健作用。
在回转建业之后,一度遭到孙权的斥责和冷落,但随即孙鲁班就又被孙权想了起来,酷似步练师的容貌,还有她强势的作风,都让孙权很是中意。
“子璜用兵还是稳重的,这一点朕放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