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那时候的天才们面对变革与守旧,面对新的社会模式,将会思索怎么办,会将他们的道与术诉诸文字,百花齐放。
或许,陈健在害怕,害怕自己下一次重生的时候,可能他下一次看到的道德经论语庄子墨子,会是厚厚的一本书,以白话的形式阐述哲学的书……
思想或许还在,可却少了很多美的东西。
先秦散文虽然写在木简上,但是质朴自由思想丰富,没有骈行逐句的华丽辞藻,比起之后的一些文章反而更容易读懂,也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因为有种名为思想的东西在其中。
思想仍会绽放,但却不会再有那种让人满口余香的文字美。
是好是坏,陈健自己也不清楚,难以决断。
或者说,他自己也不明白,一本白话的、思想仍旧闪光的道德经,还是道德经吗?
他心中将这个世界视作前世族群的替代品和精神寄托。
因而心中始终有个结没有解开。
而这个结便是前世的传统,这是彰显族群特点以区别与其余族群很重要的东西。
科学是唯物的也是全人类的,而传统是民族的。
正因这样,传统与族群这个东西曾让陈健很难理清楚,在经历了大祭司事件思考的酵后,更为严重,因为陈健觉得有些事是不可控的。
譬如,纸张一旦过早出现,文人为了凸显自己与众不同,必然会弄出骈文以及华丽辞藻矫揉造作,以别于下层的文化,因为纸的普及导致仅仅看懂书已经不足以装逼——和欧洲宫廷间以不说母语说法语以显优雅如出一辙。
那么微言大义不拘形式的先秦散文是传统文化?
还是骈文华丽艳绝天下宛如空洞花瓶、以至于逼得隋文帝下诏书求着读书人不要把文章写的这么华丽空洞的六朝文风是传统文化?
还是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忧郁的乌龟之类的是传统文化?
越王勾践最早设立了士兵慰安所,前世妈祖尚有军中乐园,而海峡另一边居然没有军中乐园,这是在毁灭传统文化吗?
从淫奔对唱到裹脚女德再到明末市井的姓解放,从仗剑天涯边塞游侠到不识五谷好男不当兵,哪个是?还是哪个都是?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谁来定义?
族群到头来会变成什么模样?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自己的理想与族群想要的是不是矛盾的?自己毁掉的多还是得到的多?
这是穿越后将族群视为前世寄托之后一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