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战在即(2/4)

作品:《滴血瞳

艇之上的我们,伸出了拷鬼杖,张开了嘴巴,露出了那一口森然的牙齿,“小兔崽子们,来啊,我日防夜防,还是没有防备着你们这群的狗东西,不过还算是有两下子,连这里都可以找到……”

而后,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嘟嘟,眼神儿有点儿似笑非笑,“还什么‘柳灵童子’,我看就是一个小鬼崽子,给你封个狗屁名号,你就把自己当三太子了?呵呵,有本事来啊,我这拷鬼杖可是随时伺候着!”

拷鬼杖是一种道教法器,木制,棍形,上面刻有各种符箓,据说有驱鬼降妖的功效,常常被用于道教开坛作法或平时驱赶鬼魅、妖邪之用,又称“打鬼棒”、“拷鬼棒”或“拷鬼桃棒”。此处的“拷”的本意是“考召”,即逼问鬼魅妖邪自报姓名来历,有审讯、逼问的意思。

过去多呈手杖的外形,近代则改为棍棒形,其外观是一根黄色的圆柱形短棍,上面刻有各种符箓,通常是“打邪灭巫孟元帅”和“行刑拷鬼朱元帅”之类的字样,有的棍上单刻其中一位的名号,也有一根棍子上同时刻有两位名号的,并往往同时都配有一些道教的符箓、图案。

这两位元帅同属雷部三十六天将之列,官诰全称是“雷门火车朱元帅”和“酆都拷鬼孟元帅”,棍子上镌刻了他们的名号,意思是借重二位的威力来驱逐鬼魅。

拷鬼棍通常用桃木制成,取“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的意义,古人认为桃木具有震慑妖邪的特殊能力。也有用被雷击后的枣木制成,同样是认为被雷劈过的枣木带有某种雷霆的威力,而到了近代亦有时用樟木制造。

按照《 天坛玉格》中的记载,道教正一派道士举行授箓仪式时,在授予箓生即新晋的道士,法名、神职,并颁职牒、符箓的同时,往往会授予令牌、 天蓬尺等各种法器,其中也包括拷鬼棒,如2oo7年在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举行的授箓活动,就有这种器具的出现。

在道教的科仪斋醮时,陈列、使用的法器中,往往也会有拷鬼棒,与天蓬尺、令牌、镇坛木、令旗等法器一同摆在法坛上备用,举起拷鬼棒则意味着威慑鬼魅妖邪,以朱、孟二元帅的威名命令其迅离开,否则严惩不贷。

在清代作家袁枚的所著的《 子不语》一书中,就有“其家请道士孙敬书诵,《天篷咒》,用拷鬼棒击之”的记载。

换而言之,拷鬼杖又是道士们在平时降妖除魔的得力武器,也正是因为如此,嘟嘟才会如此惧怕,虽封为柳灵童子,受到香火供应和咒法洗涤,但是于其本质来说,却仍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滴血瞳》 最新章节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战在即,网址:https://www.xbqg888.com/81/81645/41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