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端公阴羌(2/4)

作品:《滴血瞳

慢地向嘟嘟解释:寒石散又名五石散,源于秦代而兴于魏晋,唐代后逐渐不为人所服用,现今流传方帖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散剂。

服后身体燥热,需要吃冷食、饮温酒、洗冷浴及行路来发散药性谓之“行散”,这也是“散步”一词的由来,中医界亦有传五石散,本是东汉末年用以治疗疟疾的药物,然未获普遍证实,其对疟疾也没有疗效。

魏人何晏说:“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长期服用,皮肤便会变得白嫩细致,六朝美男子,肤质皆以白皙闻名,王衍“手白更胜玉柄”,何晏引来魏明帝汤饼之宴。但寒石散终究是毒物,长期服用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因此,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因此需要一整套极其细微而繁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即所谓散发。

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

而散发的重要一点是,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称寒食散。除了吃冷饭之外,还要注意多外出步行运动;称为散动或行散。还要注意多喝热酒、好酒,每天饮数次,使身体薰薰有酒势,即处于微醉状态。

如果饮冷酒或劣质酒就可能会送命。西晋的裴秀就是因服药后饮用冷酒而致命。另外,服药后还要用冷水浴来将药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并不能穿过多过暖的衣服。

“所以,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俨然也是十分的巨大的,稍有差池,服药之人肯定也会命丧黄泉,当年拓跋珪便是服用此药物,但是好在他有这阴羌充当他的太医令,所以,才没有因为服药而出事!

可是,在这太医令阴羌死后,拓跋珪便开始变得喜怒无常,并且还变成了一个杀人狂魔。”

这段记载在《陆判手卷》之上也是有的: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

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虞。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

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杀害,其余或以颜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于是朝野人情各怀危惧。有司懈怠,莫相督摄,百工偷劫,盗贼公行,巷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滴血瞳》 最新章节第六百三十八章 端公阴羌,网址:https://www.xbqg888.com/81/81645/63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