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峨眉双刺(2/4)

作品:《滴血瞳

旧是在颤抖着的,但其中却蕴含了满满的怒意,可我和崔明丽却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身子,即使我们可以感受到从这老匹夫身体里面隐匿着的满满的怒火,“若是想过去,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好好好……”老宋头忙不迭地点着头,旋即,他从背后抽出了一对武器,就听到了一阵铿锵铁器碰撞声,我和崔明丽的眼睛又被猛地刺痛了一下,这家伙竟然从后背上抽出了一对“峨眉刺”!

“哈哈,乳臭未干就敢出来闯荡的小毛孩子,以为拿着两杆判官笔就可以不知天高地厚了,那好,今天我就让你见识见识,看招——”老宋头大叫了一声,便挥舞着手中的峨眉刺朝着我们直冲而来。

峨嵋刺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据记载,峨嵋刺作为武术项目出现,是清代末年。武术所用的峨嵋刺长约30厘米,其形状是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体,头端略扁,呈菱形带尖,中间有一圆环。表演时,将圆环套在练者中指上,左右手各持1个,运用抖腕和手指拨动,使其转动。

用法主要有刺、穿、拨、挑等,结合各种步型、步法、平衡、跳跃、翻转等动作构成套路练习,舞动起来别有风格,使用方法和判官笔有些类似。

短双奇兵器,又名峨嵋针,称峨嵋对刺或双锋挝。最早始见于《清稗类钞》:“宣统辛亥年,拳师戴绵唐、李勤波、李春如三人表演的武术项目中有‘峨嵋针’,即今之峨嵋刺。”

此械一般外形长约一尺,具体长短也可因人而异,两头细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锐刺。形如枪头;另根据锻造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三棱峨嵋刺、六棱梅花峨嵋刺等;中间粗,正中有一圆孔,上铆一铁钉,钉子可在孔中灵活转动,钉串连一套指圆环。

据传说“峨嵋刺”为古代水战中使用的一种格斗短兵械,可在水中作刺杀或潜入水底凿穿船底之用,故又称分水峨嵋刺。后改为陆上应用。由峨嵋山一位僧人发明,故称之为“峨嵋刺”。另有一说法,峨嵋刺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创,因该械形似鹅眉,故得名。

使用时,左右手各执一支,将圆环套于双手的中指上,屈指握紧时可做拦、刺、穿、挑、推、铰、扣等动作技法,张手撒放时可运用手腕的拌劲和手指的拨动使之在手中做快速贴掌转动来迷惑对手,同时配合各种步型、身法、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

击法有刺、穿、挑、拨、扎、架等。兵器轻巧,便于携带,适合女性使用。七侠五义中翻江鼠用的就是这种兵器,黄蓉在成为帮主前用的也是这种兵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滴血瞳》 最新章节第六百四十七章 峨眉双刺,网址:https://www.xbqg888.com/81/81645/64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