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等待晚上(2/4)

作品:《滴血瞳

丽对视了一眼,“很邪乎,是不是?”崔明丽沉声道。

避邪佩饰在民间很普遍,种类也很多。制作的材料除金之外,还有玉、银、木、丝等,不同的佩饰又有不同的含义。

中国自古视玉器为瑞,认为只要佩戴玉石,或用玉器献祭,就可趋吉避凶,带来吉祥福祉。早在汉代,就有玉能为生者辟邪,为死者护尸的观念。

在我们越地民间,广泛流传着无数小玉器,如玉镯、玉珏、玉知了、玉蝴蝶、玉兔等,并被百姓所推崇。人们认为玉是神灵的化身,腰里或颈上佩挂一辟邪玉器,无论在何处跌跤,决不会重伤,更不会致命。如果离家远行,则可避免灾祸或因水土不服而引起的疾病。

银制的佩饰,在旧时民间比玉石更为普遍,多为小孩佩戴。常见的有银手镯、银足镯、银项箍、长命锁、富贵链及一些银铃菇芦之类的小饰物。

这些银佩为民间工艺银匠所制、大都制作精致,造型雅典,花纹美丽,有的在上面刻有十二生肖形象,有的刻有龙凤、麒麟、鹤鹿、蝙蝠等传统吉祥物。许多替童孩定制的饰和物上还镌刻有佩者的名字及生辰年庚。

诸暨三都曾有一位技艺高超的老银匠,他制作的佩饰,深受附近百姓喜爱。其中他打制的小银葫芦,堪称精品:半寸来长的饰物,上刻九条蟠龙;倒悬葫芦,口中能探出半把宝剑。民间俗传小孩佳上这些长命锁链、小佩饰,就可健康成长,无病无灾了。

民间传说,桃木可以镇邪、驱秽气,因此,木制的佩饰多为桃木或桃核雕琢而成。常见的有桃小猴、桃小兔、桃虎头、小桃篮等。这些小佩饰多为民间巧手在农闲时所雕制,造型朴拙可爱,价格又低廉。用红丝线悬于孩手腕,用以辟邪禳灾。这种佩饰在山区农村极为普遍。

丝线的佩饰,古籍上称“五色丝”而在诸暨乡村中称为“牛绳”。它比以上几种佩饰流传地域也更广。“牛绳”是由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的丝线合并纺织而成的细索。古时也称“朱索”或“长命缕”。

黄代表中,其余四色代表东南西北四方,或许亦含道家五行阴阳之说。俗传五彩丝具有神奇之力,能解瘟禳毒,驱邪避凶。诸暨旧时乡村,如果某家算命排八字,孩童被认为在成长中有节有难,家中祖母娘亲就要向左邻右舍讨乞彩丝。

据说孩子几岁就须讨几姓人家之丝,且所讨之丝线一家要比一家长些。丝线集齐之后,便挑吉日至乡中寺庙,备上一份供品,点香插烛,请念佛嬷嬷一边念经敲木鱼,一边编结成“牛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滴血瞳》 最新章节第七百三十八章 等待晚上,网址:https://www.xbqg888.com/81/81645/73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