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明素前来(2/4)

作品:《滴血瞳

条形的。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僧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远在汉朝时期,皇帝派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 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在取经归途中,乘船划船之时,突然风浪大作,一条恶鱼张着大口朝 船扑来,船头上的经书被大鱼一口吞掉,两僧徒跃身入海与大鱼搏斗,了结了大鱼性命并将 它拖上船头。

刹时间,风平浪静,阳光灿烂,大鱼身躯化为污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鱼头摆在船头上。慈光师徒带着大鱼头返回佛寺,为了讨还经卷,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日复一日,大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天天敲 打。就这样,敲木鱼诵经成了佛家的习惯。

关于“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

据此,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此前,相传木鱼的前身乃是一种称为“木扑”的简单木块,后才刻为鱼像,称作木鱼。因不入宫廷音乐,故历代正史不载。

木鱼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明《三才图会》载:“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

明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用于说唱木鱼歌和昆曲伴奏。《扬州画舫录》载,当时剧场里所用的乐器中就有木鱼。后来又逐渐在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应用。木鱼除在佛教、道教音乐使用外,还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乐队中。

“转思我有随身物,当初犹未对他言。呢吓人亡物在有何用,等我沉归波底作妆奁。开包匣取衣箱,万叠苏杭锦绣裳。玳瑁珊瑚兼玛瑙,金环钗珥及明珰……”崔明丽一边敲打着木鱼,一边从嘴巴里面吐出吐出如是的话语。

我和崔明伏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不晓得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木鱼声音清脆,崔明丽的声音也是一样的清脆,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觉得十分的赏心悦目。

片刻之后,原本在布袋木偶和鸡血钉子之间帮的极为牢固的墨斗线,竟然开始燃烧了起来,并且熊熊的燃烧,一股奇异的味道传来,崔明丽彩睁开了眼睛,从口袋里面取出了一张符箓,丢到了那火焰当中。

又过了一会儿,那个布袋木偶倒是还在,只是它身上的衣服,还有原本在墙壁之上钉着的衣服却被烧的干干净净,并且那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滴血瞳》 最新章节第八百零一章 明素前来,网址:https://www.xbqg888.com/81/81645/79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