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碧霄三清,十八冥丁(2/3)

作品:《滴血瞳

通神,终曰通灵。万通成真,道备登宸。夫线人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未来舍,而况人乎?此神通之力,由禅定而发。小乘诸仙,但得五通,即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是也。大乘诸仙,于此五通外,兼得漏尽通,共为六通。若大乘大觉天仙,则得十通……”崔明丽吞了吞口水,但是它的气息却是越来越平稳。

“师傅说过,若是让自己不知所措的时候,那就回到原点……”她轻声细语。

“三茅真君!”她轻启朱唇,旋即慢慢地闭上眼睛。

三茅真君又称三茅君。道教茅山派创教祖师。宣和 元年六月,诏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配享混元皇 帝。此外,对三茅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张道陵、陆修静、陶弘景、翊圣、真武、 关羽或赐“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的句容市,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间,以考证考据而闻名天下的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 这就是说,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

他们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

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江南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

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茅氏三真得道后,来句容之句曲山,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后名茅山。齐梁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即称大茅君茅盈为“司命东岳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列上清左位。

称中茅君为“句曲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滴血瞳》 最新章节第八百八十五章 碧霄三清,十八冥丁,网址:https://www.xbqg888.com/81/81645/883_2.html